三個重點
1.經濟成長並沒有分配給實際有貢獻的人
2.念大學並沒有實質意義
3.政體顢頇,隨便找兩個部門開鍘
去年2月,商周封面故事「誰?偷了我的血汗錢!」,引起監察委員沈美真的關切,提起調查案,經過16個月的訪查,約談超過20位官員,還請了行政院副院長陳冲、經建會主委劉憶如到監察院「喝咖啡」;最後,監察院經過「共識決」(沒有委員反對),通過糾正行政院、教育部。
這份糾正案,說明了台灣近十年來,經濟成長近3成的果實,未能由全民所共享,行政院、教育部要負最大責任。
這是監察院第一份台灣產業調查報告,報告發現:
一、促進經濟繁榮,不能解決失業問題
台灣的「歐肯係數」僅0.1,低於美、德、英等先進國家,及南韓、香港、新加坡等貿易對手國。顯示台灣經濟成長,對降低失業率的貢獻度,遠低於他國。(歐肯係數,係指一國經濟成長率與失業率之比;該係數數值越大,改善效果越好;數值越小,改善效果越差。)
去年是台灣歷年罕見的兩位數經濟成長,失業率卻僅降低約一個百分點,證明「促進經濟繁榮,就能解決失業問題」,是與事實不符的迷思。
二、科技業創造的就業機會,比傳產少
依照民國95年的工商普查結果,科技業每投入一億元資本,只能創造6.4個就業機會,而傳統產業投入一億元,卻可以創造16個就業機會,傳統產業創造就業的能力是科技業的兩倍多。
三、台灣接單海外生產,造成薪水停滯
近十年來,台灣接單、海外生產的比重一路攀高,以一家電子零組件專業代工大廠為例,9成營收來自「台灣接單海外生產」;在大陸員工數超過100萬人,然而在台灣員工數卻不到2萬人。這種企業經營模式,造成台灣經濟成長數字漂亮,但就業不佳,薪資停滯不前。
四、大學學歷失業率,比國中學歷高
大學以上失業率,高於一般失業率。去年台灣的大學學歷以上失業率為5.62%,高於國中及以下的失業率4.83%,及平均失業率5.21%。
教育部自91年起,規定各大學招生人數上限,希望大學能快速因應社會就業需要。實施結果呢?沈美真說:「學校依照老師能教什麼,有什麼設備,就來設什麼科系,這跟社會上的需要是兩件事情。學生不會清楚,我現在學的,跟我將來有什麼關係,我畢業以後,會不會很難找到工作。」大學科系跟就業關聯太遠,這四年等於白念了。沈美真認為:「我覺得教育部有怠惰的問題。」
經濟果實無法全民分享的原因循著一些發現有了初步的線索,接下來,「究竟是誰的責任?」成為重點。
針對創造就業,行政院僅由臨時性的任務編組處理,政府創造的就業機會,竟然不是正常的機會,而是像抄墓碑這種短期工作,行政院能拿公務預算做短期促進就業方案,又未責成各部會負責統籌規畫,實有未當,因此,決定糾正行政院。另外,在高等人才培育上面,教育部未有具體作為,造成高等教育者失業率高,也顯有未當,一併糾正。
糾正案過了,沈美真說:「希望政府能改變重產值的思維,多關心就業,這樣,人民的痛苦就會降低了。」
0 意見:
張貼留言